Kaiyun官方网站入口登录-“蔚然成风”的背后,体育或代表三个新“符号化”意义丨两会报告讲义
发布时间:2025-07-05
每一年,对于体育领域工作的论述,字数长短不一,表达方式各异 都与当年体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密切相关。 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体育领域的任务时,几乎都与 大健康产业 相关:一是 发展健康、文化、旅游、体育等服务消费 ;二是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三是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目标清晰且明确。(去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超高频关键词:大健康产业,政府工作报告为何三次提及?︱两会时间) 正所谓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关体育的内容依旧让人鼓舞、催人奋进,在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的表述上,彰显了群众体育跨越式发展、体育事业与体育文化产业并重的总体要求。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先提到, 经过精心筹备,我们成功举办了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也一定能办好刚刚开幕的冬残奥会。 这已是既定的事实,不用多解释。 接下来,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2022年的体育工作,指出了两点: 一是 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 关于这一点,在今年年初就进入了 现在进行时 。2022年1月12日,国家体育总局委托国家统计局开展的《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达到了3.46亿人,冰雪运动参与率为24.56%,冰雪运动为全民健身注入了新的活力。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目标实现对我国的冬季运动发展史而言,已经是一个里程碑标志;同样,在这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产物,共同构造和代表了新时代下冰雪运动行业发展的 拐点 。
△《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遗产报告(2022)》封面 紧接着,1月19日,北京冬奥组委发布《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遗产报告(2022)》(以下简称《体育遗产报告》)。从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和区域发展等七个角度出发,全面阐述了冬奥会的筹办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长期收益,对主办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以及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积极贡献。 关于 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 的话题,其实此前笔者已经有过解读文章:冬奥《遗产报告集》的发布,为体育场馆建设指明道路。本文不再赘述,因此按下不表。 二是 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促进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笔者将通过本篇文章重点解读这句话。 02 政府工作报告中 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促进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这一句话,强调了新时期全民健身事业的表述方式,而在随后的众多代表、委员与驻会记者的采访中我们也能读出一些脉络: 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冰雪热潮正在大江南北涌动 全民健身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综合价值与多元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为建设体育强国注入强劲动力。
△《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 当我们回顾 十三五 期间,可以看到,国务院办公厅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政策 这些政策中的交集部分,包含着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及当下补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短板 的重要性; 这个时期,国家体育总局也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的行动计划(2019-2020年)》、《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等实施方案,编制了足球、冰雪、山地户外、水上、航空、汽车摩托车、击剑、自行车、马拉松、武术、马术等一系列运动项目产业规划,印发了《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正是上述这些政策文件的先后出台,为 促进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打下了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基础。 放眼中国体育发展史,任何一个区域都不曾有过如此密度与持续性的政策颁布 只有自1995年6月以来的全民健身行业是例外(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出台的 前夜 );27年以来,在政策驱动下,我国全民健身行业完成了快速跃升、优化结构、激发活力的任务。 但站在 十四五 新时期的起点上,我们意识到: 一方面,仅靠政策驱动,不可避免地将面临 后劲不足 的现实; 另一方面,面对愈发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尚不明朗的疫情防控形势,政策最终需要落地 那 最后的一公里 ,则需要所有市场参与者在市场规律的法则下共同完成。
因此,在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代表政策市的语句 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 之外,加入 促进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尤其是 蔚然成风 四个字是代表消费市场层面的好消息,并重申了 市场主导 的意义。 03 不可否认,有些时候,我们当然需要一剂政策 猛药 ;但更多时候,我们还是要回归商业的本质。 只是对不同人而言, 促进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这句话背后所代表的产业层面的答案,可能因不同人所处的不同位置和角色而大相径庭。但无论于竞技体育、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工作者和建设者而言,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传递出的有关 全民健身 在新时期的新要义 亦是构建出了体育符号化的新象征意义。 由此,之于体育工作者而言,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及的 促进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在笔者看来,或意味着体育在新时期具有以下三个新的符号化意义: 体育的第一个符号是,成为引导民众形成积极的生活方式。 十三五 期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从1.71万亿元跃升至2.95万亿元,增加值从0.55万亿元增长到1.12万亿元,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9.6%,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不仅如此,2019年全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14%,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助力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同时,随着 全民健身 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对于健身的热情逐渐高涨,但与之形成对比的,则是健身设施的 补短板 问题,即提升健身设施增量、用好健身设施存量,针对健身设施还不够、群众还不满意的短板问题,结合群众需求把短板补齐、补足。 在面临 十四五 时期 高水平 和 高质量 的发展要求时,需要积极响应群众的多元化、多层次健身消费诉求,围绕青少年、女性、老年人等重点潜力消费群体及家庭消费趋势,加强体育产品和服务的量身定制,实现定向推送和精准配送,并加大对体育场地的建设开发,以基本解决 健身去哪儿 的问题。 因此,当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 促进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这一市场主导意义出现后,意味着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将要遵循体育产业发展规律,完善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培育多元市场主体。营造竞争有序、平等参与的市场环境,提高体育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体育的第二个符号是,民众必不可少的生活习惯和健康选择。 全民健身的意义不仅在于刺激体育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新引擎,更是塑造民众正确生活方式和健康体魄的要求。 可以预见, 十四五 将同 十三五 体育产业如出一辙的是,健身服务业和场馆设施及营造业依旧将成为满足民众运动需求、完善民众运动场景的支柱,进而成为体育产业主要 领涨板块 。
△《 十四五 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 尤其是早在2021年4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 十四五 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表明了,进一步补齐体育场地设施短板,将成为未来五年体育产业的一大 主旋律 : 要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支持建设一批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社会足球场、健身步道、户外运动营地等重点项目。结合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建设徒步骑行驿站、运动船艇码头、体育服务综合体等体育活动场所,支持打造体育特色村庄、乡村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推进社区配建足球场地设施,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足球场地,形成多层次足球场地设施供给体系。开展 百城千冰 群众滑冰场建设,鼓励利用城市公园或现有场地设施建设可移动式冰场等户外临时性群众冰雪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委托专业机构运营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挖掘开放潜力,提升开放利用水平。 上述的一系列真招、实招,不仅将满足消费者参与体育的多元化需求 通过扩大体育需求侧牵引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供给侧,以进一步释放体育消费需求。 亦可见, 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促进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的提出,可谓既有宏观引领,又有微观的落地措施。 体育的第三个符号是,体育是属于全民的。 尽管过去二十年间,体育运动由精英体育向大众体育的转变趋势愈发明显,丝毫也不影响 十四五 期间,体育产业惠及的人群不仅应该是全年龄段,更应该是全地域发展 这其实也向从业者提出了不仅要 胸怀天下 ,更要 俯下身段 的更高的从业素质和从业理念的要求。同时, 蔚然成风 氛围的形成,也需要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保障。 就在去年年底,这一政策 及时雨 再次降落。
△《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 2021年12月28日,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其中提到了赛事活动的相关要求, 县(市、区)打造2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符合当地实际的群众健身活动或比赛,每种群众健身活动或比赛每年举办1次以上;有条件的行政村每年举办1次以上群众健身活动或比赛。每千人有1.9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服务。 可见,各级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的开展,在 十四五 期间将全面步入常态化。 可以预见,未来5-10年,三四线城市、县城、乡镇乃至农村的体育人群和体育消费,都将不可避免地迎来爆发式增长。而对于广大转型 内循环 的中国体育品牌而言,如何在已经失去一、二线城市 先机 和 先手优势 的情况下,抓住更为广阔的三、四线市场,将是未来逆转战局的关键。
△体育总局关于印发《 十四五 体育发展规划》的通知 最后,再观 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促进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其实也呼应了《 十四五 体育发展规划》中,对于 十四五 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进行的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 在 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的新时期新发展格局下,以全民健身与全面健康的需求为导向,破解现阶段的突出问题,聚焦全人群的体育消费与服务,进一步加强创新驱动,持续激发体育消费潜力,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为新形势下体育产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也为促进体育强国总体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提供了资源支持。-Kaiyun官方网站入口登录